在棕油提前復產、南美大豆豐產、國內油脂庫存回升、菜油拋儲等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,今年以來油脂表現疲軟。4月美豆企穩反彈,加之馬來西亞齋月出口需求對行情略有提振,油脂跌勢放緩,基本維持弱勢振蕩。
美豆維持區間振蕩
一季度南美大豆豐產和美豆種植面積調高,奠定了美豆的弱勢格局。今年全球供應寬松格局確定,美豆一度創下新低。但前期下跌已基本體現了供應壓力。隨著利空釋放,美豆快速反彈。巴西雷亞爾持續升值也對行情有一定的支撐,目前雷亞爾比率在3.1左右,去年同期約3.6,巴西賣貨量始終沒有打開。以雷亞爾計價的巴西大豆價格較低,農民有較強的惜售情緒,這使得美豆出口依然較好,在930美分/蒲式耳處形成階段性底部。但畢竟今年供應大格局已定,美豆上漲空間有限,只要不出大意外,美豆仍維持區間振蕩格局。
馬棕油中期仍看弱
4月馬棕油整體表現依然較弱。3月末庫存155.4萬噸,較上月增9.5萬噸,環比增6.5%,高于市場預期。2月已形成年度低庫存時點,3月起進入增庫存階段。自5月27日起進入齋月,而一般齋月前一個月需要集中備貨,因此當下正是棕油需求旺季。產地油價走勢關鍵是產量,當前棕油主產國產量不一,4月1―22日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北部地區增產8%,印尼西部主產區減產1.6%,綜合而言主產國棕油產量低于歷史同期。馬棕油中期相對看弱。
國內庫存壓力依舊
國內近月的壓榨利潤并不如意(愛基,凈值,資訊)。油廠大豆壓榨略有虧損,4月進口大豆到港850萬―860萬噸,5月近900萬噸,6月從目前訂船來看為780萬噸,國內供應壓力二季度將達到歷史高峰。豆粕需求量增幅較大,油廠豆粕庫存消化比較快。而豆油(5818, -28.00, -0.48%)因處于淡季消費較慢,造成庫存累計相對較快。這種油與粕消費增速的反差,就決定了油是被動增庫存。從庫存看,隨著大豆到港增加,工廠開機率有所回升,豆油供應壓力不會減少。目前豆油的商業庫存仍在117萬噸左右,庫存壓力將一直持續到二季度末,屆時庫存水平或為150萬噸。當前國內棕櫚油消費疲弱,后期訂船將非常有限,國內棕櫚油庫存將持平。
總之,調研顯示國產菜籽(4901, -9.00, -0.18%)減產已成定局,加上國儲菜油消化情況好于預期,非轉基因溢價將在遠月合約中得到體現,相對來說菜油走勢依然較強。而豆油的庫存壓力短期或難有好轉,二季度供應壓力只增不減,只能期待美豆播種后新的變局。相對庫存壓力不是太大的棕櫚油更依賴于產量,而產量恢復的確定性及恢復速度不確定性之間的互動效應,或使得棕櫚油出現階段性反彈,建議反彈做空。
(趙明明)